財政部網站的一條新聞讓眾多安防行業人士興奮不已,“這可是40億的校園安防投入啊”,有人驚呼。據悉,這還是第一次以國家的名義拿出專項資金用于全國中小學校園安防建設。
事實上,校園安防建設由來已久,早在2005年北京市就要求寄宿制學校和幼兒園必須安裝“監控報警室”;2006年天津市中小學逐步安裝“電子眼”監控校園安全。今年5月25日,全國安全防范報警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在北京召開校園安全防范國家標準研討會,會議就加快制定《高等院校安全技術防范系統要求》和《中小學、幼兒園安全技術防范系統要求》兩項國家標準進行了討論。
校園安防再注“興奮劑”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網站發布了一則消息:中央財政下撥專項資金38.89億元,對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安保設備設施給予一次性補助,專項用于支持學校(含民辦學校)配置安保、防火等設備設施以及加固改造校園圍墻、校門等方面支出。
這讓業內人士興奮不已。“校園安防并非第一次提出,校園安保建設也一直在持續不斷地進行中,特別是在今年頻發的校園案件之后,很多學校都開始安裝攝像頭和防盜報警設備,防患于未然。”中國安全防范產品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李建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此表示。
“今年以來全國各地都出臺了相應的政策,比如天津、福建、廣東都有相關的政策法規,”李建平表示,校園安防搞了這么多年,以前都是地方政府在實施具體的細則和方案,但是這次財政部能夠下如此大的力氣一次性撥款將近40個億的專項資金來進行中小學安防建設,還是頭一回。這么一次集中的專項撥款讓李建平很是欣喜,盡管還不知道這撥款究竟會如何分配“這說明,國家已經開始相當重視校園安防了。”
校園安防新規頻出
李建平認為,今年以來,地方各級政府對校園安防的重視程度已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他在福建和其他省市調研時就明顯地感覺到了,“福建省出臺了《福建省中小學幼兒園保安員管理工作暫行規定》,而且對保安員上崗條件和工作職責都作出明文規定。”從今年以來召開的幾次關于校園安防的會議可以看出,學校安全已經被推到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位置。國家各部委三令五申加強校園安防建設,各個學校也紛紛出臺了各項措施。
此外,廣東于2009年底就出臺了《高等院校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2010年6月1日廣東省公安廳又出臺了《關于加強中小學校和幼兒園周邊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和應用工作的通知》,對校園安防設施的安裝和等級做了明確的規定;天津也在今年8月份出臺了《中小學校和幼兒園安全防范技術規范》。一系列的政策出臺和各地的安防建設投入讓眾多安防企業嘗足了甜頭。
安防企業和集成商紛紛介入
每一次的安防建設,勢必會有眾多安防企業蜂擁而至。參與了眾多中小學校安防建設的深圳市聯特微電腦信息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產品副經理王義學欣喜地告訴記者,公司的眾多產品成功應用于深圳的多個校園監控建設。中小學校主要是安裝視頻監控系統,用來掌握校園治安管理等方面實時動態信息,或為發生事件后提供當時的圖像證據資料以供查詢。
一般在校園門衛室內設置監控操作室,在校園大門口、主要通道、走廊、樓梯口、停車場、食堂、操場、籃球場、四周圍墻和財務室、資料室等重要場所和部位安裝監控探頭,通過門衛監視及互聯網,將實時監控信息傳到校園安保科,便于監視和掌握動態信息。據其介紹,聯特微的產品主要是網絡監控,通過NVR和軟件平臺甚至可以實現遠程監控,家長在家里也可以看見孩子的一舉一動。
龍崗區教育局村級小學的校園建設基本被該公司獨攬。此外該公司還參加了重慶市一中、東莞理工學院、上海商學院等校園安防監控的建設。“一般的小學安防建設基本在10萬元左右,而中學投資估計在20萬元,大學就更多了。”
相對于大學的安防建設,中小學的安防建設投資少、操作也簡單,“安裝幾十個攝像頭,準備一個主機再加一個管理平臺就可以輕松實現校園管理。”據王義學介紹,雖然中小學的校園安防操作簡便、投資小,但也讓公司獲得了不少經濟利益。
重慶的校園安防建設起步早,發展快。對投標校園安防企業的施工資質也提出了一系列要求。重慶國力天龍控制系統公司(以下簡稱:國力天龍)是一家一級資質的系統集成商,也算得上是重慶的老牌集成商。公司經理楊濤告訴記者,近幾年,重慶的校園安防建設紅紅火火。作為重慶市實力雄厚的系統集成商,公司今年參加了重慶理工學院等大學的校園安防設施建設,從前期的現場勘察,到招投標再到最終建設每一步都經過仔細地計算,“需要什么設備、要達到什么效果、監控探頭安裝在哪個位置比較合適,這都是需要考慮的。”在他看來,“現在重慶的校園安防市場規模,在高教部分,5000萬元應該沒有問題。”
2010年,國力天龍在高教校園安防施工中,成功完成了四川外語學院四期、重慶理工大學等平臺級的平安校園設計施工。以重慶理工大學為例,國力天龍采用了目前國內優秀的平臺級制造商-H3C的全系列軟件和硬件產品和優質的YES紅外雙CCD攝像機、微步陣列式紅外球機等產品。其中,H3C產品的平臺軟件、組播、EPON、存儲、雙碼流等技術,均成功應用在中國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等國家級大型項目。
據一項統計資料顯示,目前中國有7萬多所中小學校,若將那近40億專項資金平均到每一所學校,那每所學校將會有5萬多的安防經費用于校園安防建設。在李建平看來,這樣一筆經費,建一個全新的校園安保系統足夠了,且有些學校的安防已經建好了,缺的只是后期維護。
后期維護是關鍵
“后期維護其實是一筆很大的開支,”李建平告訴記者,從他在全國各地的調研情況來看,很多學校后期維護根本做不到位,“前期是安裝了,但實際效果卻不明顯。”他表示,在全國很多地方安裝上去的模擬攝像機已經變成了“睜眼瞎”。設備裝上了并沒有充分發揮相應的作用,這等于是一筆浪費的投資。一哄而上的盲目投資讓廠家和工程商獲得了利潤,卻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這正是李建平所擔心的。其次,管理混亂也是校園安防的突出問題。據李建平介紹,在地方調研時發現,很多學校的技防設施,管理很混亂,學校圍墻里面的設備是學校管理,而圍墻外則是公安局管理。“這樣就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出了問題找不到相關負責人。誰來處理,誰來承擔責任不明晰。”
再者,“中小學校由于投入比較小、資金額度比較低,在招投標時要求也就很不規范,很多不具備相關資格的企業也能夠進入建設。” 李建平認為,中小學安防項目招標不規范也是校園安防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
此外,部分校園安防建設在技術上還不能滿足學校安防的特殊要求,沒有一個完善的應對措施,還只是停留在大眾化的技防階段。“部分學校視頻監控和周界報警不能實現同步,報警也不能和110聯網,一旦出現警情,反應相當滯后。”在福建泉州時李建平就發現了一系列問題。
“校園安防目前還缺乏一個校園安全防范風險等級。”李建平認為,很多學校只是簡單地安裝視頻監控和報警器,卻沒有一個具體的防范等級和要求。盡管部分學校已經開始在進行這樣一項防范風險等級的制定工作,但從全國來看,這種制度還沒有全面鋪開。“以軌道交通為例,北京的軌道交通安防等級方面做了初步的風險等級劃分,但是全國很多地方都還沒有做,這就是一個問題。”
校園安防需要長效機制40億的校園安防投資只能解決前期的建設問題,后期的維護和保養工作還需要學校的重視。李建平認為,建立一個針對校園安防的長效機制已經勢在必行了。校園安防要根據具體情況研究具體問題,不是簡單的攝像機和報警器就能夠解決問題。很多企業提出校園安防的“高清和智能化”這樣的提法在李建平看來只是一個放之四海皆準的命題,沒有充分考慮中小學的實際情況。
李建平說:“中小學校的學生還未成年,對于處理危險能力還很弱,屬于社會弱勢群體。一旦歹徒入侵,很難避開危險。學校應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制止性防范措施,把危險擋在門外。”
“上海世博會有人帶刀進入園區,在經過安檢時,被查出來了,學校可以有一種更加人性化的設備,在校園入口處安裝一道像世博會入口處的安檢設備,若有人攜帶金屬設備,可自動檢測。”李建平告訴記者,學校還可配備一個專門的工程師,負責整個校園安防的運轉。
相關閱讀: